新生兒多久洗一次澡?水溫怎麼控制?
只要掌握幾個重點,新手爸媽也能變成育兒達人!
陪你一步一步學會如何讓寶寶在安全、舒適中開心洗澎澎
 

新生兒照護全攻略,洗澡篇

 

🛁 寶寶需要多久洗一次澡?


剛出生的寶寶皮膚很薄、角質層尚未發育完全
皮膚比大人薄約三分之一,容易乾燥與敏感
依據衛福部、美國兒科學會(AAP)與專家建議
其實新生兒不太需要每天洗澡,2~3天洗一次全身澡即可
平時用溫水與柔軟紗布擦拭臉、脖子、屁屁與皺摺處等局部區域即可

在這個階段要注意的是「安全」以及「溫和」
把拔馬麻可以視寶寶與環境情況來調整洗澡頻率
如果皮膚特別敏感或有其他身體症狀,可諮詢專業醫師建議

Tips 💬 夏天或流汗較多時,可適度增加洗澡次數
但記得使用溫和、不含香料與酒精的嬰兒洗沐產品,避免刺激肌膚
 

🌡️ 洗澡水溫怎麼控制最剛好?


寶寶洗澡的時後,室內溫度建議維持在 26℃~28℃
水溫建議約 37~38 °C 接近體溫即可
如果沒辦法確認實際溫度,可先在大人的手腕內側試水
感覺溫溫的、不燙手就是最合適的溫度

洗澡時間控制在 5~10 分鐘內即可
避免寶寶肌膚的水分流失

Tips 💬 建議把拔馬麻先放冷水再放熱水,避免水溫過高
 

新生兒照護全攻略,洗澡篇


🧼 洗澡實作小步驟


掌握「由上而下」的順序進行,最有效率
洗身體之前,不脫下寶寶衣服,先沾一點水到寶寶身上
讓寶寶適應水溫與水,避免寶寶感到不安、緊張
 

新生兒照護全攻略,洗澡篇

 

◾ 臉部與頭髮
用紗布巾或小毛巾浸濕,以4個角落輕輕擦拭雙眼周圍,確保沒有殘留分泌物
接下來輕輕擦拭額頭、臉頰、鼻子與耳朵
擦拭時請把拔馬麻注意紗布巾或小毛巾的清潔避免感染唷!

為寶寶洗頭時,以一手將寶寶的頭部托住
保持寶寶頭部穩定,避免水流進耳朵與眼睛
另一隻手以水沾濕寶寶頭部,並注意避開眼睛
平時可使用清水清洗即可,可依據寶寶頭皮狀況酌量使用嬰兒洗髮露
在手心搓出泡泡,再輕輕以指腹按摩頭皮
不須特別避開囟門(頭頂柔軟區域),但力道一定要輕柔

◾ 清潔身體
以一手穩穩托住寶寶的頭頸,另一手支撐背部與臀部
慢慢讓寶寶接觸水面,讓他有時間適應溫度
接著使用溫水浸濕的紗布巾,由頸部開始
依序清潔胸口、腹部、手臂、腿部與生殖器部位

清洗時別忘了照顧到頸部、腋下、大腿內側等皺摺處,那裡最容易藏汗或奶漬
力道不需太大,輕柔擦拭即可,避免過度搓揉刺激寶寶細嫩的肌膚
 

新生兒照護全攻略,洗澡篇


完前半身後,可以輕輕托住寶寶腋下
讓寶寶呈趴姿放在你的手臂上或浴網上
這樣可以方便清洗背部、臀部以及腿後側

清洗時同樣要注意身體皺摺處,像是脖子後方、腋下、大腿內側等
這些地方容易積汗或尿液,如果清潔不完全,可能增加尿布疹風險
保持溫柔而徹底,讓寶寶舒服又安全
在整個過程中,爸媽也可以輕聲和寶寶說話或哼歌,幫助他放鬆
讓洗澡變成一段溫暖、安心的小時光

◾ 擦乾
在擦乾寶寶前,先再次確認洗澡用的洗劑是否完全沖洗乾淨
接著把寶寶從浴盆移到換衣台或平穩的嬰兒床上
用柔軟毛巾包住全身,輕輕拍乾多餘水分

注意不要用力搓揉,過度摩擦會刺激寶寶嫩嫩的肌膚
溫柔按壓、全身拍乾就足夠,讓寶寶舒服又保暖
 

新生兒照護全攻略,洗澡篇

 

❓ 常見問題


Ⓠ  洗澡水深多高為佳?
Ⓐ  建議水深約 5~10 公分,視寶寶體型調整,蓋過寶寶臀部即可
務必由成人全程看護與支撐,絕不可讓寶寶獨自待在水中,以確保安全

Ⓠ  幾點洗澡比較好?
Ⓐ  可以配合寶寶的作息,一般會建議選擇氣溫較暖的中午

Ⓠ  吃飽後多久可以洗澡?
Ⓐ  建議在餵奶後30分鐘至1小時再洗澡,讓寶寶有時間消化,避免吐奶或不適
餵奶前30分鐘內則不建議洗澡,以免肚子餓情緒不穩
如果寶寶已開始吃副食品,可依進食量與活動狀況調整洗澡時間

Ⓠ  寶寶怕水該怎麼辦?
Ⓐ  可以先用浸濕的紗布巾輕輕擦拭寶寶全身,讓他慢慢感受水的溫度與觸感
洗澡時可搭配柔和語氣安撫,或用小玩具分散注意力
保持冷靜、給予安全感,不要強迫寶寶,隨著洗澡次數增加寶寶就會慢慢熟悉

Ⓠ  寶寶可以用吹風機吹頭髮嗎?
Ⓐ  不建議直接使用吹風機,因為聲音可能嚇到寶寶,熱風會燙傷肌膚,冷風則容易著涼
洗完澡後,建議用柔軟毛巾輕拍全身,特別注意皺摺處,輕柔吸乾水分即可

 

📬 別錯過每週三更新
加入我們的會員與追蹤我們的社群
就可以在第一時間接收到最新文章與限時優惠通知唷~